1. <sub id="9qco9"></sub>
          2. <dd id="9qco9"><optgroup id="9qco9"></optgroup></dd>
            当前时间:

            政策法规

            您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法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100号财政部关于修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

            时间:2019年06月14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3794 字体:

            《财政部关于修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  刘昆

                             2019329

             

            财政部关于修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

              财政部部务会议决定,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将第二十三条修改为:除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及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三、将第二十五条修改为:除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四、将第二十六条修改为: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的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的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五、将第二十九条修改为:除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六、将第三十九条第三项修改为第四项,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三)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将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给国有全资企业的;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条: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将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给非国有全资企业的,由单位自主决定是否进行资产评估。

              八、将第五十一条修改为第五十二条,第四项修改为第五项,增加一项作为第四项:(四)通过串通作弊、暗箱操作等低价处置国有资产的;

              九、将第五十二条修改为第五十三条,将本条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六条: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不需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或者备案,并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通过协议定价的,应当在本单位公示科技成果名称和拟交易价格。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2006530日财政部令第36号公布 根据2017124日财政部令第90号《财政部关于修改〈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等6部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改 根据2019329日《财政部关于修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研究制定本级事业单位实物资产配置标准和相关的费用标准,组织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评估监管、资产清查和统计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

              (三)按规定权限审批本级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处置和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组织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

              (四)推进本级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现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加强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中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五)负责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

              (六)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

              (七)研究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绩效管理;

              (八)监督、指导本级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七条 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本级和上级财政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本部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组织本部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审核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有关资产购置、处置事项;

              (四)负责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

              (五)督促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六)组织实施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评价考核;

              (七)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八条 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等日常管理,负责本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四)负责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五)负责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用和公共研究平台建设工作;

              (六)接受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做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十条 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工作交由有关单位完成。

            第三章 资产配置及使用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等根据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通过购置或者调剂等方式为事业单位配备资产的行为。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现有资产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

              (二)难以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相关资产;

              (三)难以通过市场购买产品或者服务的方式代替资产配置,或者采取市场购买方式的成本过高。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第十四条 对于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者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原则上由主管部门进行调剂,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剂应当报同级或者共同上一级的财政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包括事业单位申请用财政性资金举办大型会议、活动需要进行的购置),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程序报批:

              (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下一年度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报主管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汇总事业单位资产购置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三)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批;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资产购置计划,事业单位应当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并在上报年度部门预算时附送批复文件等相关材料,作为财政部门批复部门预算的依据。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向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申请项目经费的,有关部门在下达经费前,应当将所涉及的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购置事项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用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方式。

              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当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加强对本单位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事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和出借的资产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行为的风险控制。

              第二十三条 除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及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主办单位:长治市产权交易市场     copyright 长治市产权交易市场    电话:0355-2183285 2183286 传真:0355-2183285    E-Mail:czcqjysc@sina.com    备案号: 晋ICP备05005515号 长治网站建设
            免费观看a级毛片子,天天射天天插天天,极品HD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幽灵公主免费在线观看,欧美成人精品A片免费一区99,变态另类雏交av